当前位置:首页>培英风采>培英简介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来源:发布日期:2017-12-09 01:22:20

 

学校简介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是省内唯一一所专门面向残疾人提供职业教育的公办特殊教育类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曾获前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题词“有教无类培英才,德育为先求实风”的赞誉。学校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鹤龙二路1121号,校园占地面积6.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配备先进的无障碍环境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空间,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实训场地和生活设施。
    学校建于1999年11月,原名为广东省培英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2004年7月更名为“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12月成建制划归广东省教育厅;2024年8月成建制移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管理。
    学校秉承“甘为残疾人奔向共同富裕的助推器,诚做残疾人有品质生活的奠基石”的办学思想,践行“自强不息,博学致远”的校训,扎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积淀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就业与升学并重,个性化与层次化教学并举”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致力于为广大残疾青年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机会,至今培养了3640余名残疾毕业生。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校推行“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与珠海长隆投资有限公司、百盛餐饮(广东)有限公司等近2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办大专班(视障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班(肢体残疾等),打造了“教学—实训—就业(升学)”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就业率达95%以上。目前,学校正在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终身教育”的衔接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更高层次的发展路径,以满足广大残疾青年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助力他们实现个人理想,提升社会价值。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为特色,构建覆盖视障、听障及肢体残疾学生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现开设9大特色专业,其中,视障类: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听障与肢体残疾类:计算机应用、动漫与游戏制作、会计事务、电子商务、绘画、服装设计与工艺、西餐烹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程108门,实践课时占比78.7%,制定98门校本课程标准,适配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能力与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推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坚持以赛促学、以证促能。近年来学生累计获得职业技能竞赛奖项30多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4项、市级4项,涌现出张飞来、陈坤、尹健欣、蔡思情等技术技能型精英人才。
    特教师资配备精良。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53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11人,占比24%;“双师型”教师教师27人,占比51%。此外,还有行业导师30余人,形成“专业教学+德育+心理健康+后勤保障”的全方位育人团队。教工队伍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自强模范1人、中国残联、教育部“交通银行特教园丁”7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3人、广东省最美中职班主任2人;获历届广东省中职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二、三等奖共5人;获历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共2人;针对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教科研成果100余项。
    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学校支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类型残疾学生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才能培养和培训,100多名学生在全省、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残疾人运动会,以及亚残运会、残奥会上展现风采,为国、为省争光。涌现出彭裕连、李丽青、麦建朋、邓培程、叶继雄、邓明珠、吕桂娣等一大批世界冠军、残奥会冠军、亚残运会冠军,他们中多人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实践平台资源丰厚。与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广东省盲人按摩行业指导中心)、广东省残疾人文化体育与康复辅具中心、广东省盲人协会、广东省聋人协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广州国际残疾人文化交流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合作,建有视障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文体项目共建点、思政教育实践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及就业支持。
    特教资源成果共享。成立有广东省国家通用手语研究与推广中心、广东省国家通用盲文(视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与推广中心,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盲文、手语培训和翻译,年服务超万人(人次),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和在线精品课程。学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残疾人专场考点,每年为百余名学生提供专场考试服务。加强资源辐射,在汕头市开设教学点,方便粤东地区残疾学生就近学习,深入各基层一线开展招生及职教宣传工作,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为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校荣获“全省残疾人之家”“广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笃行奋进争创一流。2024年8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全面接管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广东建设教育强省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扩规模、提质量、强特色、上层次”为主要抓手,全面建设“省内标杆、全国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3月更新)

 


校徽一训三风

 

    校徽标识:

 

图片1.jpg 
 


    学校校徽释义:校徽主色为红、绿,红色代表温情与热心,绿色代表生机和活力。校徽图案由太阳、两棵幼苗、一双手合一组成,寓意温暖的双手呵护绿色的幼苗,用知识托起希望的明天。莘莘学子沐浴在母校的阳光下,汲取知识的营养,散发出智慧的火花,点亮美好的未来。
    校训:自强不息、博学致远;
    校风:仁爱、务实、合作;
    教风:敬业、尚品、善导;
    学风:自律、尚美、善用。
    培英核心文化:“仁爱育人”“仁心筑梦”“仁教传承”“仁学明德”。

 


历史沿革


    1999年11月,建校,初名“广东省培英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广东省残联。
    2003年9月,学校搬迁至天河区车陂北路1号办学,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004年7月,更名为“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12月,核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2018年12月,成建制划归广东省教育厅。
    2019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天河区汇景南路办学。
    2024年7月,整体搬迁入驻白云嘉禾望岗新校区。
    2024年8月,成建制移交第二师范学院管理。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招生就业部、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