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复学返校疫情防控第二次模拟演练
来源:发布日期:2020-05-26 22:32:18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返校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和遇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学生返校准备方案和应急预案,保障师生返校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在4月17日第一次演练的基础上,5月25日,学校再次成功开展了学生复学返校防疫实战演练活动。党总支书记、校长郭在祥全程指挥,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社区医生、社区健康指导员、各部门(按演练内容、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安排)、部分教职工、物业管理公司、食堂经营公司等参加实战演练。
演练第一部分:师生、校外人员入校
场景1:学生返校、或中途外出返校入校门,10名学生(教职工扮演,其中有携带拉杆行李箱)、1名教职工、1名已预约的监控维护工程师排队。排队地点为校门外人行道(东侧),间隔1米以上,物管公司请提前在地面划出间隔标识。校门口(外)设置行李消毒点,立帐篷,贴“行李消毒区”,保安员持喷洒酒精对行李消毒,行李需消毒后才可入校。
场景2:师生入校门,其中1名学生无口罩,保安提醒其进入校园需戴口罩,并免费提供一个口罩。入校师生、外来人员均需执行以下程序:(1)查验穗康码(或粤康码),合格者才可入校;(2)检测体温(在自动检测仪前站立)(3)一名保安持消毒液(免洗)喷入校者手部进行消毒;(4)入校登记,首次返校学生完成登记后可领取防疫套装。
场景3:其中1名坐轮椅的学生,无法在检测仪测量体温,保安持额温枪测量额温,显示正常,进入下一程序。
场景4:检测发现有1名学生(听力障碍)体温37.8℃,保安将该生引导到临时观察区,更换一次性外科口罩,马上报告校医室和班主任,学生科派手语老师到临时观察区,校医到临时观察区处置,用水银温度计复查体温为37.6℃(临近37.3℃,需复查3次),通过手语翻译问讯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校医初步排查后报告社区。社区复查,确认为普通发热。该生暂时不可入校,校医将病历交学生,由学生科通知其家长带学生去发热门诊就诊,无家长陪同的,由学生科安排可手语交流的宿舍管理员陪同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后续跟踪(本次演练为宿管员陪同)
演练第二部分:教学组织管理应急处置
场景1:学生(9人,教职工穿校服扮演)在教室准备上课(一人一桌,间隔1米以上),教师持额温枪午检并登记。其中发现赵同学(盲生)体温38.5℃,马上报告校医室,并让发热学生坐教室门口等候校医。校医室通知保安做好防护,校医到教室门口,给发热学生更换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按预定线路将发热学生接到隔离观察室(用盲杖定向),其余师生也更换医用外科口罩,并转移至备用教室继续上课,等待排查结果,不得随意走动。保安封闭原教室,立即通知消毒组消毒,并在备用教室周边及邻近卫生间拉警戒线,不准其他师生靠近。
场景2:在隔离室,校医排查、登记发热学生基本情况,经初步排查,该生反映5天前曾与从美洲留学返乡的表兄聚会(入学排查时未报告),今天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校医判断该生为可疑病例,立即报告社区医院,由社区医院复核并确认是可疑病例,联系转运车辆接学生就诊,并转告学生科,学生科安排宿舍管理员到隔离观察室陪同学生就诊。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告知详情,安抚好家长情绪,并要求家长尽快到医院处置。
场景3:信息报告人彭昭英(按预案)报告相关部门,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场景4:校长接校医室电话报告疑似病例,转告办公室马上通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到会议室开会。
场景5: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组长点名、简单通报情况、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布置相关工作等。
场景6:校医联系社区、疾控部门,咨询可疑病例检测结果。后期,校医会同学生科电话访问家长,跟进了解学生诊疗、康复情况、详细告知学生返校条件及注意事项。
场景7:原则上,备用教室师生需在原处等候(检测结果约需6小时),可疑病例核酸结果出来前,与其接触过的师生做好登记,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消毒措施。收到检测结果的处置:检测结果是阴性,师生可离开,原教室、备用教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校医、班主任、校领导等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协助、配合社区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开展工作。如果夜间才出结果:学生可有序转移到宿舍等候(等候时不得离开宿舍),同一宿舍如有非同班学生住宿的,需提前调整好宿舍再转移,转移途中及转移后均不得与他人密切接触;教师可以居家隔离等待结果,返家途中做好防护隔离,返家后告知家人情况,保持距离,勿与他人密切接触。
场景8:消毒组(做好个人防护)对发热学生所在教室喷洒消毒、开窗通风、封闭并用紫外灯消毒。其后,备用教室、隔离观察室、可疑病例宿舍、走廊、公共场所等进行相同的消杀。
演练第三部分:食堂用餐
场景1:餐前,食堂工作人员对餐厅进行消毒;学生错峰就餐;8名学生(教职工穿校服扮演)演练就餐:(1)餐前洗手台洗手;(2)进入饭堂,工作人员向手部喷免洗消毒液消毒;(3)排队取餐,间隔一米以上;(4)分区域用餐(贴好座位标签,间隔一米以上,单向,不交谈)。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手套。师生如被隔离,每餐由食堂负责配送。
场景2:食堂一名工作人员(食堂安排)报告身体不适,腹泻,校医室接报后到食堂处置,开展初步调查,依摸查情况处
演练第四部分:学生晚检
场景:晚上22:00学生晚检,宿舍管理员持额温枪在学生宿舍执行晚检,发现张同学(坐轮椅)体温38.4℃,同宿舍其他同学体温正常。宿舍管理员马上报告校医及值班教师,为发热学生更换医用外科口罩,并把发热学生带至隔离观察室1安置,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把同宿舍其他同学带至隔离室2,严禁随意走动。校医与该生电话排查,经初步了解,该生瞒报曾到过高风险地区,校医马上报告社区医院,社区医院复核确认可疑病例,并联系转运车辆。宿舍管理员对该生宿舍进行拉警戒线隔离。值班教师报告学校应急小组组长,并通知班主任马上联系家长,安排宿舍管理员陪同就诊。疾控转运车到达后,宿舍管理员陪同发热学生到定点医院就诊。学生科负责人、校医、应急小组组长及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尽快返校处置。
活动中,参演人员按照学校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方案布置,自觉分组,规范站位,有序演练。活动强化了演练流程,促进学校防控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为学生复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