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信息>主题专栏

身边榜样:他是全国十大“最美消防员”,他的每个故事都让我们感动
来源:发布日期:2020-11-13 23:53:20

 

 

一个个生死瞬间,一段段危急时速......曾获全国十大“最美消防员”称号的郑建成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当他用生命演绎的故事感天动地时,向他致敬根本再无需任何理由!他那用“爱与火”激活的生命历程,原来可以,美得让人流泪。

3488d3a31476416398930d6255676ede_th.jpg 
 

很多年了,我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梦想:任何危难面前,只要我们到场,只要经过我们的手,我们就不会让‘哪怕是一个’生命从我们的手上流逝。”郑建成的话一如他的性格:朴素着,也奔放着,让文字不得不以敬畏的热度记录他的过往。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次不离不弃,火场、废墟、险流、峭壁,郑建成总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做“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救援尖兵。2007年入伍以来,33岁的他曾先后参与战斗2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200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

“绳桥”上抢险

众人瞩目的北京“7.21”特大暴雨,令山洪倾泻,桥塌路断,上千车辆遭受没顶之灾,一时,近千群众被困汪洋——城区告急、郊区告急、全市告急!

51cc0488944d4cf388864fd1a3fdf8f1_th.jpg 

接警后,郑建成带领20名官兵火速奔赴桃源仙谷,路上,疾风骤雨抽打在头上、脸上,官兵们根本睁不开眼、看不清路,大家只能彼此拖拽、相互喊话,趟着齐腰深的浑水在黑暗中摸向景区深处。而此时,连根拔起的树木、林间堆放的板材以及山顶滚落的石块正随山洪从景区上游呼啸而来。

“大家不要怕,我们来了,一定会救你们出去!”就在大家焦急地等待救援时,郑建成第一时间向水流对面那些挤在桥上、几近绝望的群众投去了定心丸!然而,快速上涨的山洪、越来越宽的水面让一般的水上救援工具根本派不上用场!郑建成捋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冷静分析了现场情况,迅速作出决定:采用绳索横渡的方式实施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官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两条40米大绳抛向对岸,一高一矮拴在树上,这样,由两根救援绳拉起的绳桥摇摆在急流上方。因为不知道拴住绳结的树杈能否承载被救者的重量,必须亲自走过,才能知道。身为现场救援指挥的郑建成将这个冒险的任务交给了自己。郑建成说:“再大的危险也要亲自去尝试,保证没问题了才会让弟兄们跟过来,否则,绝不会让弟兄们去冒险。”“有苦一起尝,危险他来扛!每次救援冲在第一个的总是我们的郑队。”弟兄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正因为如此,每次救援任务弟兄们都无需动员,甩开膀子跟着他赴汤蹈火、毫无怨言。

脚下,是汹涌咆哮的洪水;前方,是望眼欲穿的群众。“救命”的呼喊声一波一波地撞击着郑建成的心。冒着随时会被大水冲走的危险,他双手攥着头上像秋千一样摇摆的绳索,脚踩擦着水面的另一根,一步一步挪向对岸。当他艰难地抵达对面的窄桥时,患病的中年男子正虚弱地躺在地上忍受着剧痛,几近晕厥!

“快!先救他下山。”郑建成迅速在病人身上打好绳结,利用挂钩将他护送至对岸,然而,这里距离山脚下的救护车还有两公里,头上是倾盆大雨,脚下是湿滑山路,怎么办?

“把他绑我身上!”就这样,郑建成背起这名和自己捆在一起的一百多斤的男子朝山下奔去,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返回景区继续救援。

一场洪水与生命的厮杀在大山里蔓延。几个小时的救援行动中,郑建成一次次爬上绳索往返于两岸,又一次次护送群众抵达山下的安全地带,终于,在山洪吞没拱桥之前,79名群众全部获救,无一伤亡。事后,朱为柱的妻子王海云曾说:“等待救援时,看着瘫软无力的丈夫全身都白了,简直吓死了!医生说多亏送诊及时,否则将有生命危险。要是没有郑队,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就会在721号那天晚上结束”。

那一夜,满身泥水、多处受伤的郑建成顾不上包扎清理,便率领弟兄们赶往了下一个受灾地点。当转战“密云区城、丰台京港澳高速路”完成救援任务回队休整时,48小时的持续用眼已经让血丝飞上了郑建成的眼底。在他的笔记本内有这样一句话:每次冒险都能挽救生命,或者挽回一个人乃至一家人的幸福,这样的冒险,值!

崖壁间救援

4f5866590eed45d7b0182dd7c87a88b1_th.jpg 
九道弯景区位于密云区石城境内的大峡谷中,一条蛇形公路随峡谷盘在山腰。公路下方,百米深的垂直峭壁让人临之目眩,而6名游客此时就被困在公路下方一处50米高、坡度为80多度的崖壁上。往日怪石嶙峋、壁立千仞的景区此时俨然已裂变成一条猛虎,随时都会伸出利爪撕破生命!

不时滚落的石块挟裹着飘渺的呼救声在山谷里时隐时现,从公路往下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士兵们看着几近垂直、无处下手的悬崖急得跺起了脚,而越拖,救援难度也将随黑天而逐渐扩大。

“铤而走险!”当救援方案定下后,战士们把安全绳顺着崖壁放了下去,向来“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凶险留给自己”的郑建成一如每一次的抢险,抄起头盔,独自沿着绳索开始下降搜救:“有人吗?你们在哪儿?”沿着微弱的呼救声,他终于判断出了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

“别乱动,先把这些头盔带上!”“不用害怕,我来了,大家都会安全的!”一个个消防救援头盔被戴到了游客头上,一句句安慰的话让恐慌的游客恢复了平静。时间在一点点踱步,年近六旬的大叔攀着软梯爬上来了;十几岁的学生被护送上来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上来了……当郑建成准备护送最后一名妇女的时候,发现长时间的呼喊和惊恐已经让她没有力气再攀爬,几近虚脱的她每次抓住绳索都无法前进,只能倒在一旁呼呼地喘气。看着她全身发抖、嘴里一个劲儿地重复:“我不行了,我没劲儿了……”郑建成一遍遍地安慰、鼓励,一次次从草堆中抱起来,又一次次从倒下后拉起来!爬不动就推一把!喘口气再来!50多米的距离整整花了近半个小时才脱离危险,6名游客终于绝处逢生!

f817caf9a7b94c64b4eff8de29728730_th.jpg 
 

类似这样的崖壁救援不止一次。

20111119晚上,33名登山大学生被困在密云大云峰寺附近的悬崖上。当时,天黑,能见度差,山上寒风刺骨、山势陡峭、灌木丛生。郑建成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官兵们穿梭于丛林间,攀爬在崖壁上。当凌晨一点多发现被困学生时,学生们不仅都已饥寒交迫,情绪也异常激动。郑建成和官兵们立即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学生们身上,并送上食物和水。

搜救难,下山更难!要想安全抵达山脚,必须经过三座坡度近80度、长达五百多米的崖壁。郑建成咬紧牙关、连续往返30余趟,直到早晨7时许,才将33名被困学生全部安全转移。

军营里磨练

“每一个战斗的日子,都要对生命负责!”从警10年来,郑建成始终扎根基层,在火海里舞动橙色的战衣,在警笛中回答自己的承诺,一条条水龙喷涌着梦想与激情,一份份忠诚书写着无畏与果敢!

e324fb343d4347bf94ce72a3acfe13a6_th.jpg 
 

身为指导员,为积累带兵经验,每次到总队集训,他都主动向其他指挥员取经,向大队教练讨教。为补上军事素质这块短板,郑建成和战士一样,每天坚持晨跑,5公里越野,战士跑一趟他就跑两趟;障碍训练,一次不行就练三次五次,直至达标为止;器材生疏,他就利用休息时间,钻研各种器材性能;每晚睡前完成20个引体向上、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经过一番摔打锤炼,20102011年度,他在总队打铁比武中名列前茅;2012年在体能技能比武竞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指挥员岗位第一名。

46226aeb1ef84c56a2aa8328a6bbb2dd_th.jpg 
 

“跟我学、跟我做、跟我上!”一次次紧急出动,绝地救援;一次次深入险境,独闯玄关!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军人胆魄、救援场上侠胆忠诚的浩气长歌——郑建成,也许,只有这些诗行能够尽展他的梦想本色:废墟布好了陷阱,洪水蓄积了能量,心跳在高处停滞,呼吸在暗处虚弱,一切呼喊都显得苍白,人们都在离开,独有你和你的橙色,风一样向核心靠近……


 

文/冯晓文 转自搜狐 宜居密云


 

上一篇:校长在2020年消防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