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入职以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与强烈的责任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培养着每一位学生,其中,2018-2019学年工作事迹如下:
一、付出淳朴的师爱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用爱感染每一位学生。本人时刻关心着学生,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学生犯了错误,都给予最大的耐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以事实、以行动、以爱心,谆谆教导他们,如施纪圳、吴智浩、王舒欣等学生,在本人的教育与引导下,都有非常长进的成长。
爱,是有回报的。自2017年9月担任学校首次招生新专业2017西点班(听障生)的班主任工作以来,本人立足学生成长与专业发展相结合,规划学生个体成长、班级集体成长和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班级经过两年时间的教育与引领,“团结、奋进、自信、快乐”的良好班风、学风凸显优势,全员学生在综合素质上进步明显,专业学习上稳步提升,已基本具备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尽管我在2019年5月-6月骨折休养的两个月时间里,班级全员在班委干部的带领下开展民主管理,班级全员争优、创优,连续获“文明教室”称号。尤其在2019年5月学校技能竞赛“西餐烹饪专业展示活动”上尽显学生团队的团结与凝聚,尽显学生队伍的专业技能与技艺;6月全体同学参加了“西式面点师(中级)”考证,全体同学均顺利通过了“实操”模块的考核。一年来,我班在学校宿舍、教师评比中,屡获“明星宿舍”、“文明教室”称号,成为学校的标杆;在“最美教室”、“趣味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汇演”等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学校技能竞赛和趣味运动会上,个人及团体项目均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本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学习上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后进生;在作业上是“一个也不放过”,端正后进生学习态度,坚持不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上课时老师,下课是朋友,有的放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勤奋踏实的工作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本人不仅承担有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更主动承担按摩专业的《盲人电脑》、西点专业《成本核算》、《礼仪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一学期,承担有2018会计班《计算机基础》、2018按摩3班《盲人电脑》、2017西点班《成本核算》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课时共计200课时;第二学期,承担有2018会计班《计算机基础》、2017电商班《电子商务物流实务》、2017西点班《计算机应用基础》、《礼仪和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课时共计200课时。2018年10月,辅导我班王舒欣同学参加第六届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蛋糕装饰”项目的比赛。此外,还协助学校办公室完成学校2018年度教育质量报告的编写,以及承担有校级、省级会议、活动、竞赛、汇演等的手语翻译工作等。
在教学工作上,本人注重钻研教材,认真学习现行会计准则、税法等规定,基于现行教材滞后的特点,自编教学材料开展教学工作;教学上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制定教案,课后注重教学反思,根据教情、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授课计划,并保证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及课程作业的认真批改,确保学生学有所能。
在教研组教研工作上,本人积极配合做好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教研工作,积极寻找企业合作机会,如继续组织学生前往益力多公司开展企业调研实践活动等。同时,参与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修改、制定工作,承担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工作,以及财会教研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等,为专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作为一名中青教师,本人不忘指导、帮助新进教师,当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上碰到问题时,不管有多忙,都会和他们一起分析,指导他们如何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合理的解决问题。
三、对教研的不断追求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非常重要,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特别是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就必须具备真才实学,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保持着极高的自学精神,努力学习,改革创新。
在教研成果上,本人撰写的班主任工作案例《静待花开》、《“爱的萌动”的教育》分别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三等奖。同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由张芬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特殊教育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等。2018年9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此外,一年来,本人依托手语研究工作,带领学校青年教师开展手语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先后在校内面向全体师生开设《国家通用手语(入门级)》培训工作,培训师生共计约60人次。
四、开拓校园文化艺术构建
自2017年12月学校与广州市残联“共建项目”启动以来,本人一直主持该项目的全面工作。一年来,学校在开设有轮椅舞蹈、吉他等6个品牌培育项目外,还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先后追加开设有聋人舞蹈、吉他精英班(民谣方向)等6个培育项目,全年培养共计289人次。该项目获得学校学生一致好评。其中,聋人舞蹈《看见爱》、《小宇宙》分别获得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一等奖;轮椅舞蹈队林浩钦、邓文静、梁佳茵等同学代表广东对参加2019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其中林浩钦同学共获得2枚金牌(分别是双轮椅标准舞三项、双轮椅标准舞五项)。为进一步展现我校校园文化艺术的成果及残疾学生精神风貌,2018年11月组织我校聋人舞蹈队优秀演员参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关爱特殊群体公益日——广州市残疾人艺术展演”公益活动;2019年5月16日我校共建项目培育班学员作为主要演员出演了广州地区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最美的梦,你我共有”文艺演出活动的多个节目等,获得省市领导的好评。
老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多年来,本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心”教育学生,紧守在特教工作一线上。在以后的教育工作生涯中,本人将继续保持研学态度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在自觉自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争取更大的成长与进步!